法莫替丁说明书或者法莫替丁负作用大_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法莫替丁说明书,以及法莫替丁负作用大?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双跨药是神马?读完你就知道了

1、什么是双跨药?目前我国有多少种双跨药?

答:既作为处方药又作为非处方药的药品,就是“双跨”药品。

界定“双跨”药品的身份主要是看其适应证。

某些药作为处方药时有多个适应证,有些适应证患者能够自我诊断和自我药疗,在三限(限适应症、限剂量、限疗程)的规定下,将此部分适应证作为非处方药,可以安全地用于患者的小伤小病;而患者难以判断的部分仍作为处方药,于是,“双跨”药品应运而生。

2、在人们生活中,经常会遇到的双跨药主要有哪些?

答:目前我国公布的4400多种非处方药中,双跨“药物现有2300多个品种,包括化学药物约300种,中药2000多种。其中以消化系统和解热镇痛类药物居多。

3、能否以作为双跨药的三黄片为例,简单介绍下其作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不同,比如适应症,服药时间,规格,价格,包装等?

答:1)以三黄片为例,这是由大黄、黄连、黄芩三药组成的一种常用中成药,其适应症为清热解毒、泻火通便、急性胃肠炎以及痢疾等。如果消费者希望通过服用该药达到清热解毒、泻火通便的目的,就可以在药店的非处方药柜台直接购买。但如果消费者希望服用该药治疗急性胃肠炎、痢疾,就必须凭处方,在处方药柜台购买作为处方药的三黄片。

2)例如治胃病的药物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等,作为处方药,其适应证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应激性溃疡、上消化道出血、反流性食管炎、卓艾综合征等,大众消费者对这些适应证难以理解,难以自我判断,不能自我药疗,必须由医生诊治,用作处方药。当西咪替丁等作为”OTC“时,其适应证必须修改为患者能自我判断的轻微痛症,所以它们的适应证仅限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、胃灼热、烧心、反酸,而且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。

3)再以阿司匹林为例,它有解热、镇痛、抗风湿、抗血小板聚集等适应证,当用于非处方药时,其适应证是解热、镇痛,且用于解热只准在3天内服用,用于止痛只准在5天内服用。而它用于处方药时,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,用于治疗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心血管疾病等,并可长期服用。

4、对于双跨药,普通市民如何予以区分和辨别?一种药物同时作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时,主要区别在哪里?

答:在选择”双跨药“时要掌握一个原则:轻微的小毛病,可自我诊断的疾病,可使用”OTC“药品;而大病必须找医生,哪怕使用的同样是”OTC“药品,因为此时该药也是被作为处方药使用。”双跨“药物在医院和药店都可以购买。医院开出的”双跨“药,是作为处方药使用,而在药店购买的,则是作为非处方药使用。患者在购买时注意药品的包装,就能区别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。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,相对而言,乙类比甲类更安全。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;乙类除药店外,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、商店等地方零售。非处方药基本是从处方药转变(遴选)而来的。

5、使用双跨药是有哪些注意事项?

答:在使用非处方药时,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周期,一般不得查过一周,症状没有缓解,及时就医。出现不良反应也应该及时停药。

特殊人群,如妊娠期妇女、婴幼儿、老人、肝肾功能不全者等,就算服用非处方药,也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。

全面下架!FDA:雷尼替丁有致癌风险,最好立即停用

因含有致癌物,雷尼替丁被要求全面下架!

其实,雷尼替丁被诟病早在去年之前就已经出现,只不过是今年4月1日,美国FDA要求药品制造商撤回所有雷尼替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(OTC)药物,因为有研究发现,该类药物当中含有污染物N-亚硝基二甲胺(NDMA)。

什么是NDMA?

很多人可能对NDMA是什么都不清楚,其实它就是-N亚硝基二甲胺,需要注意的是,它并不是雷尼替丁当中的某一种活性成分,主要是在该药物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,有很强的肝脏毒性,所以WHO将其列为2A 类致癌物。之后还公开表示:如果长期摄入较小剂量的 N-亚硝基二甲胺可显著提高肝癌、肠癌等癌症风险。

不过需要强调一点:我们平时一些饮食的摄入,也可能含有NDMA,只不过含量比较低,所以并不会提升患癌的风险,一般只有长时间、高剂量的摄入该种物质,才会提升癌症的发病几率,比如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该药物。

此外,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那就是雷尼替丁中NDMA的含量和存储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,存放的时间越长,温度越高,含量增长的速度就越快。

所以,这也是雷尼替丁被要求全面下架的主要原因之一,建议大家谨慎使用雷尼替丁。

雷尼替丁致癌始末

2019年9月,实验研究机构Valisure发布了一则组织胺H2-受体拮抗剂(善卫得)等治疗胃病的药物当中含有致癌物质的信息,并对此提交申请,希望FDA可以所有雷尼替丁产品以及组织胺H2-受体拮抗剂。

FDA在当月便发布了通告:提醒大家最好停止使用雷尼替丁药物,因为可能给身体带来一些健康隐患,最好可以和主治医生联系沟通,考虑更换治疗方案。

10月,不少知名药企也实行了这一政策,包括赛诺菲、葛兰素史克和诺华等,纷纷撤回在售雷尼替丁。

12月9日,我国药典委也修订了对雷尼替丁相关的药品的生产标准,希望各大工厂加大对NDMA杂质的控制。

19年年底,雷尼替丁产品陆续停产,且全部下架。

同时,FDA还建议:服用雷尼替丁以及OTC产品的患者最好立即停止服药;仍有雷尼替丁治疗需求的患者可考虑其他替代药品,不过在停药前需要与其主治医师沟通联系,更快其它治疗方案。

雷尼替丁还能用吗?如果不能用,有哪些替代药物?

我国虽然没有像国外那样直接撤市,但是也采取了一些管制措施,大大加强了雷尼替丁在生产过程中对NDMA杂质的控制,所以,如果是正规的厂家生产的雷尼替丁制剂,是合格的,还可以安全地使用。

但是如果对此还是很恐慌,当然也不强求使用,可以自己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它的药物,比如西咪替丁、奥美拉唑、兰索拉唑、艾美拉唑、法莫替丁等药物。这些药物还是比较安全的,目前为止,FDA也没有在这些药物中检测到NDMA,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使用。

总结:药物毕竟是药物,所以不管是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还是奥美拉唑等药物,都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,用药期间更要注意肝肾功能。尤其是如果短期使用后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,最好还是尽快到医院去检查一下,再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。

参考资料:

[1]《FDA 全面封杀!雷尼替丁有致癌风险,立即停用,中国部分暂停挂网》.医师报.2019-04-05

[2]《美国要求雷尼替丁全部下架,我国的还能用吗?有什么替代药物?》.2020-04-11 23:54.健康大讲堂

[3]《前沿资讯 丨 雷尼替丁,全面下架》.海南大健康.

[4]《雷尼替丁,全面下架!含有致癌物? 》.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.2020-04-14
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
双跨药是神马?读完你就知道了

1、什么是双跨药?目前我国有多少种双跨药?

答:既作为处方药又作为非处方药的药品,就是“双跨”药品。

界定“双跨”药品的身份主要是看其适应证。

某些药作为处方药时有多个适应证,有些适应证患者能够自我诊断和自我药疗,在三限(限适应症、限剂量、限疗程)的规定下,将此部分适应证作为非处方药,可以安全地用于患者的小伤小病;而患者难以判断的部分仍作为处方药,于是,“双跨”药品应运而生。

2、在人们生活中,经常会遇到的双跨药主要有哪些?

答:目前我国公布的4400多种非处方药中,双跨“药物现有2300多个品种,包括化学药物约300种,中药2000多种。其中以消化系统和解热镇痛类药物居多。

3、能否以作为双跨药的三黄片为例,简单介绍下其作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不同,比如适应症,服药时间,规格,价格,包装等?

答:1)以三黄片为例,这是由大黄、黄连、黄芩三药组成的一种常用中成药,其适应症为清热解毒、泻火通便、急性胃肠炎以及痢疾等。如果消费者希望通过服用该药达到清热解毒、泻火通便的目的,就可以在药店的非处方药柜台直接购买。但如果消费者希望服用该药治疗急性胃肠炎、痢疾,就必须凭处方,在处方药柜台购买作为处方药的三黄片。

2)例如治胃病的药物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等,作为处方药,其适应证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应激性溃疡、上消化道出血、反流性食管炎、卓艾综合征等,大众消费者对这些适应证难以理解,难以自我判断,不能自我药疗,必须由医生诊治,用作处方药。当西咪替丁等作为”OTC“时,其适应证必须修改为患者能自我判断的轻微痛症,所以它们的适应证仅限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、胃灼热、烧心、反酸,而且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。

3)再以阿司匹林为例,它有解热、镇痛、抗风湿、抗血小板聚集等适应证,当用于非处方药时,其适应证是解热、镇痛,且用于解热只准在3天内服用,用于止痛只准在5天内服用。而它用于处方药时,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,用于治疗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心血管疾病等,并可长期服用。

4、对于双跨药,普通市民如何予以区分和辨别?一种药物同时作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时,主要区别在哪里?

答:在选择”双跨药“时要掌握一个原则:轻微的小毛病,可自我诊断的疾病,可使用”OTC“药品;而大病必须找医生,哪怕使用的同样是”OTC“药品,因为此时该药也是被作为处方药使用。”双跨“药物在医院和药店都可以购买。医院开出的”双跨“药,是作为处方药使用,而在药店购买的,则是作为非处方药使用。患者在购买时注意药品的包装,就能区别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。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,相对而言,乙类比甲类更安全。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;乙类除药店外,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、商店等地方零售。非处方药基本是从处方药转变(遴选)而来的。

5、使用双跨药是有哪些注意事项?

答:在使用非处方药时,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周期,一般不得查过一周,症状没有缓解,及时就医。出现不良反应也应该及时停药。

特殊人群,如妊娠期妇女、婴幼儿、老人、肝肾功能不全者等,就算服用非处方药,也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。